很抱歉!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,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,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很抱歉!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,感謝您的配合。

校田裡的生活課7:食農生態教育團隊 城市方舟與舞春工作室,不只學生也讓老師重拾學習的樂趣

2020-11-07微笑台灣-作者陳亞辰、彭昱融/原文網址

「我們今天要一起來玩什麼?」一群擁有熱情、有教學經驗,又有專業知識的食農生態教育推廣者進入校園,第一要面對的,不是學生,而是老師。要真正將食農精神融入孩子的生活中,唯賴長時間與學生相處的學校老師,要如何一起讓食農教育才不致淪為幾堂蜻蜓點水式的體驗活動?

 

屏東神農課程─蔬菜繪本導讀。

一走進教室就可以感受到猶如演唱會般的熱鬧氣氛,小花老師手拿著紅通通的蘿蔔在教室內四處走動,一面提問:「你們覺得我手上拿的這個是哪一種蘿蔔人?」問題一出,教室裡超過半數學生爭先恐後地舉手,甚至迫不及待地直接大喊自己的答案。還有孩子已經跳脫題目,回答出黑板上沒有的綠色蘿蔔人,又引來另一陣討論。導師站在一旁認真聆聽小花老師講課,或者幫忙把剛才發下的好幾種不同蘿蔔繼續傳遞到下一張桌子上。

舞春工作室教育經理邱士倢(神農計劃創新教育團隊)。

小花老師—「舞春食農工作室」教育經理邱士倢,回憶起剛開始在神農學校教課時,可完全是另一番風景。

創新教學進入校園  主要反對推力是老師
有鑒於許多學校開始推動食農教育課程時,因校內老師缺乏相關專業知識而屢遇挑戰,所以希望神農計畫真正落實於體制內教育的台灣好基金會,最先引入學校的資源之一就是外部食農教育教學團隊——帶領大家認識食物與土地關係的「舞春食農工作室」以及推廣獨居蜂的「城市方舟工作室」,將農業、飲食、生態等生硬的專業知識,轉化為孩子能懂的科普常識,不僅要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,更要能夠喚醒老師的教學熱情和創意,這場食農教育革命才能走得長遠。

城市方舟工作室共同創辦人謝宗叡(神農計劃創新教育團隊)。

理想計畫規劃得美好,實際執行卻難上加難。

首先,許多老師極為排斥接觸自然生態,「土壤看起來好髒,裡面細菌很多吧?」「昆蟲看起來好噁心,牠會不會咬我?」再者,團隊的多元互動式教學教法,大大挑戰了老師的教學習慣。要求學生遵守秩序及規則的老師們,見團隊老師教課時,學生爭先恐後回答的聲音甚至比老師說話的聲音還大,會立即對著學生大吼開罵,把學生叫到旁邊罰站。慣於遵照教師手冊和標準答案的老師們,在學生發想創意蔬果畫時,會在一旁叮嚀著:「顏色用錯了!番茄是紅色,不是綠色!」「別人都畫完了,你怎麼才畫到一半?」更多時候,老師會選擇在一旁改作業或滑手機。
昆蟲老師——台大昆蟲系碩士、「舞春食農工作室」共同創辦人蘇立中坦言,其實課程的主要對象是老師。要真正將食農精神融入孩子的生活中,唯賴長時間與學生相處的學校老師,在了解食農教育的知識和概念後,再運用創新互動式的教學,將新知識融入國語、數學、藝術等其他科目教學之中,食農教育才不致淪為幾堂蜻蜓點水式的體驗活動。

舞春工作室共同創辦人-蘇立中(神農計劃創新教育團隊)。

成為老師好朋友 幫助師生共同學習
為了提升老師參與的意願,也減輕老師的教學壓力,在課前,團隊花費更多時間進行教師培訓,讓老師完全了解並認同食農課程的目標與精神,在課堂中則請老師們準備上課用具或擔任小組長,藉此進入課程,成為共同學習的一份子,並於課後和老師共同討論分享上課內容。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和老師當好朋友,讓他們喜歡我們這個團隊,了解到我們是可以互相溝通討論的夥伴,而不是來『輔導』他們的。」邱士倢說。

屏東神農課程─獨居蜂課程。

如今,教學團隊設計出透過實際觀察、體驗、思考等多元化的創新教學活動,如揉捏土丸子、打造獨居蜂旅館等,讓老師和孩子一樣期待上課,連教學團隊成員都從老師身上感覺得到「我們今天要一起來玩什麼?」的興奮感。在課堂上,老師會加入發問行列,引發更多熱烈討論;教學團隊也必須開始多準備好幾份材料,因為老師們也想要一起動手做;老師還會把自己的作品和學生的作品擺在一起,讓大家一起賞析討論。
老師的角色不再高高在上,而是在面對不懂的事物時,真正和學生一起學習、一起認識這個世界、一起變成更好的人。

屏東神農課程─土壤陷阱製作。

老師開放心胸  學生創意表達能力大躍進
當師生關係改變了,最直接影響到的是學生。上對下的鴻溝一旦消失,交流自然會產生,老師更能接受孩子不同的回應,孩子能表達創意的空間也變大,幾年下來,他們在口語表達和創意發想上進步最多。 一開始,把麥克風遞到孩子面前,請他們分享感受和想法,大多只是怯生生地低頭,不知道怎麼講,怕講錯、怕被笑,直到現在全班都搶著麥克風發言。以前,不管團隊老師設定什麼創意主題,學生都只會畫出王子、公主,因為他們最常畫也畫得最好,但現在孩子能夠畫出爆筍豬、黃瓜毛蟲、胡蘿蔔小鳥等各式各樣天馬行空的蔬果小怪獸,令團隊驚喜連連。

食農教育成果 已清晰得見
團隊成員在加入神農計畫時都早有認知,課程無法強制學校配合,難以設定目標,更無從要求成效,唯有長期持續性地陪伴,才有機會看見轉變。 今年,小花老師剛教課完走出校門時,學校附近一位熱心的媽媽和她分享,因為孩子告訴她有關於環境、生態的概念,所以她將住家旁一塊正待整理的空地,施以蔬果堆肥,保留所有土地上的大樹,希望未來能夠建造出融合樹木的房屋。聽到一半,後方傳來「媽媽!」一聲,叫喊的正是剛才自己在課堂上教的那個二年級小男孩!

灌注在孩子身上的教育,要等到什麼時候才會看到成果?從一個八歲孩子的家庭中,我們已經看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