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抱歉!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,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,請您務必更新並建議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
很抱歉!目前您的瀏覽器尺寸無法正常顯示,感謝您的配合。

從以人為本到以生態為本 讓我們學昆蟲看田野|牛年ESG書展

20210212 CSR@天下 文-李佳芳/原文網址

圖片來源:Shutterstock

在校田裡學種菜、從昆蟲觀察中理解生命教育……,原來,最驚喜的解答,都藏在土地裡。這解答,是為了讓我們重新與土地連結,尋找生命真正的答案。這堂《校田裡的生活課》,學習中的孩子要上,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父母更要上。

2015年起,台灣好基金會啟動「神農計劃」,結合有機農友、回鄉青年等資源,與苗栗縣、屏東縣的八個鄉鎮十四所迷你小學攜手打造校田,用2,500天翻轉教育。

一畝畝校田是田野上的活教室,以有機飲食、土地教育、家鄉認同為核心基礎,老師帶領著孩子學於土地,打破以往照本宣科的僵化學習,延伸好奇的寬廣觸角,展開自我學習與知識探索之旅。

原來教育可以這樣學!透過神農計劃,孩子們學到了觀察問題、提出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。例如有的孩子面對栽種作物的輪作障礙與失敗,轉而研究土壤,一舉奪下科學展覽的好名次。有的孩子為了一起決定校田的作物,深入了解家鄉在地的特色與物產,透過討論與說服,培養了公民素養;為了學習永續與有機栽種,孩子們學會思考化學肥料與農藥對土地和食物鏈的優點與缺點。

  • 校田怎麼變成課程:打開梔子花的果莢,裡頭藏著數學觀念;學用毬果堆聖誕樹,練習平衡與美感。看各學校老師如何把田野裡的知識,無縫接軌自然、數學、語文、社會、資訊等學科領域。
  • 校田怎麼種:我的學校適合開田嗎?需要多大面積、要有哪些條件?該種什麼?跟著開田六法,從無到有,開闢校田沒有想像中那麼難。
  • 校田帶給孩子的品格成長:種菜失敗體會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,磨練耐挫心;不灑農藥有機栽種,學會尊重生命,與自然共存。種種農事經驗,都是滋養心靈的契機。

野草、野蟲、野孩子,我的寶可夢在田野間翻滾!
談到校田,許多人直覺聯想到種植與收成,而從這個觀點所投射出來的,也正是多數人看待環境的方式。然而,受台灣好基金會委託、協助各學校延伸自然課教學的舞春食農工作室創辦人蘇立中,以台灣大學昆蟲研究所的專業知識背景,打破站在直接利益者的角度,指出傳統自然課最根本的核心問題:人為什麼要上自然課?自然課的最終目的是什麼?

昆蟲視角放大校田領域
人與大自然共存、尊重大自然的觀念,必須從小扎根。「站在自給自足的生態循環系統裡,人只是環境的一部分。」在昆蟲老師蘇立中的自然課裡,他如此強調。校田的功能不只是種植,他要帶領小朋友用全觀的角度看待校田,把校田的功能擴充開來,成為環境教育的第一現場。

何謂環境教育?蘇立中表示,環境教育主要在把「以人為本」的思維深化到「以生態為本」的思維,「當人們真正意識到自己也是大自然一分子的時候,才會懂得去包容其他生物,就好比說當你會站在昆蟲或是蜜蜂的角度去思考時,就不會想要用濫墾、盜獵、挖砂石等去摧毀牠們的家。」

反思以往傳統的課堂教學,自然課裡沒有自然,孩子只能仰賴文字敘述。缺乏真正的體悟,怎麼會愛上自然?更遑論養成生態道德觀。「只有喜歡這塊土地、愛這塊土地,才會想去保護這塊土地!」蘇立中疾呼。

於是,他帶著孩子走出教室,到大自然裡上課,全景象式的豐富認知,同時也打開了孩子的眼界。掘開土壤,發現抱著泥被子打滾的蚯蚓;翻開葉片,肥毛蟲抓著嫩葉開心大啖;望向空中,蝴蝶翩然降臨在花朵上⋯⋯,映入眼簾的,一一都是鮮活的生命脈動。「校田不只是菜田,而是自然科老師的舞台,」蘇立中說。飛天遁地無所不在的昆蟲,吸引著人的視角鑽到泥土裡、也飛到天空去,把校田從一張平面放大成了一座立方體。

動植物就是你的老師
適齡學習,大自然提供豐富的資源。在低年級,校田自然課以引發興趣為主,著重於感官體驗,減少知識負擔。小朋友透過味覺品嘗、香氣嗅聞、植物遊戲、校園採集等,預習各種植物構造的特徵,認識田間到校園的多樣性植物,並且親手繪製出「校園植物地圖」。到了中年級,依著校田耕作的四個時期(荒地、養地、種植、收成)展開昆蟲調查,理解不同昆蟲與環境的關係、各自扮演何種角色,並利用校園植物地圖展開「校園寶可夢」的抓寶活動。

透過兩個學年的累積,自然課從植物觀點連結到昆蟲觀點,而孩子也認識蜂的授粉者角色,學習蜂類生物的基礎知識,為高年級「獨居蜂旅館」的顛覆教育暖身。

高年級的自然課走向議題討論與綜合表現,孩子們利用校田灌溉系統研究水循環、透過有機農法理解環保觀念、記錄獨居蜂的一生、觀察校田食物鏈等,這些都是極佳的科展主題,也是美術教育的最棒題材。

經過昆蟲課的啟發,位在養殖漁業區的屏東縣潮南國小,因為發現校園裡常有許多鳥類棲息,而自行發展出獨創的鳥類課程。

一年級的鳥類圖鑑教學,教孩子從外型分辨白鷺鷥、麻雀、斑鳩、綠繡眼、紅嘴黑鵯等地方鳥類。二年級介紹山鳥與水鳥的分布,了解不同鳥類的棲地與習性。三年級則學習聽音辨鳥,介紹鳥的嘴型與聲音的關係,以及狩獵或採食的不同。

到了四年級的賞鳥達人課,從認識賞鳥裝備、賞鳥大賽規則,到學習操作望遠鏡,並在校內舉辦趣味賞鳥競賽,驗收孩子的學習成果。五年級課程則結合戲劇演出,主題為鳥類保育議題,孩子必須分組討論、搜集資料、完成劇本並排演,練習把知識轉化為不同形式。

復育野草就是復育文化
站在自然教育的觀點,蘇立中認為未來校田可更具地方性,甚至可以加入民俗植物或原生植物的選項,打造成為「一半草一半菜」的實驗田。

像是三峽染料植物大菁與薯榔,可以延伸講述土地的歷史、色彩學、工藝學等;台灣傳統藥用植物的艾草、香茅、菖蒲,可以延伸講述神話傳說、節慶活動、民間飲食、中藥房文化等;甚至也可為雜草開一堂野草課,認識大花咸豐草、野莧菜、菁芳草或昭和草、龍葵等比較常民的野菜,也可以透過讓小朋友實作野草飯糰或野菜手捲的品嘗課,讓他們打開心胸接納各種很有個性的氣味與滋味。


《校田裡的生活課》
作者:李佳芬
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:2020年10月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