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7-30微笑台灣-作者陳亞辰、彭昱融/原文網址
一塊田可以做什麼?它能鍛鍊孩子的品格,能打破家長的慣性思考,能重新燃起教育者的熱火,能為社區注入新活水,或許有一天,能實踐台灣成為有機島的夢想。
升級版「Farm to School」有機島第一步走
談到台灣有機農業,多數人看見的是地狹人稠、病蟲害多、公害也多,而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看到的,卻是大片好山凈水以及無窮的有機農業潛力。
以農立國的本質和傳統,加上四面環海的天然條件,豈不就是實踐有機農業最好的沃土?但發展產業鍊並非首要之務,第一步乃是從「農場到校園」(Farm to School)開始。
台灣好基金會以有機飲食、土地教育、家鄉認同為主旨精神,希望由供應有機食物為起點,讓孩子們逐漸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,再踏入「一所學校,一畝校田」體驗親手耕作的樂趣,進而了解家鄉的人文水土、環境永續的重要性,重新看見社區的價值,找回對家鄉的認同感。
柯文昌董事長走進學校懇談,從校長到廚房職員,尋找願意相信的人,他說:「我想要招募發自內心重視土地的教育者,希望他們把最棒、最珍惜的土地拿來種植,開闢校田。」
七年來,台灣好基金會將台灣鄉鎮活化的成功經驗「池上學」改寫為神農計劃,陪伴位於苗栗和屏東的十四所小學,打造校園裡的有機農田,發起一場從根扎起的社區、教育翻轉運動。
培養有機飲食習慣,啟動老師教學魂
自2013年起,台灣好基金會開始與本地有機小農合作,為學校營養午餐供應符合節令的有機蔬菜,希望讓孩子們親嚐來自有機農法無毒無污染的美味,以及感受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好處。
三年後,學校醫務室傳來學生們各樣日常病痛減少一半以上的好消息,孩子們變得愛吃青菜,零食攝取量也明顯減少。
同時,基金會也開始走入校園,尋找願意共同投入時間和心血、願意相信土地會帶來無限能量的學校。
但從一開始就遇到老師與家長的反對,農業專業技術的知識門檻和額外增加的教學工作令人卻步,家長也喊著:「我們家就在種田了,為何孩子要到學校種田?」經由一一懇談,終於獲得第一線教育者的支持,老師們以虛心的態度重新向土地學習,激發科學、語文、藝術等和校田作結合的教學新點子。
課本上沒教的,校田都教了
當老師願意成為捧起土壤的第一雙手,孩子也開始願意蹲下身來親近這片土地的芬芳。
玩中學,學中玩,一片校田打開了孩子學習的慾望與探索的樂趣,在看似沒有意義的農事勞動中,更深藏著學識、品格、美感、環境等跨領域訓練。校田提供了學生發揮長才的地方,讓他們不再被成績單上的數字所束縛,從認識自己,進而培養自信。
有些孩子展露做料理的天份,將紅藜做成麵包;有些孩子表現出解決問題的能力,將惱人的菜蟲轉作為昆蟲觀察課的主角,既解除了蟲蟲危機,又不用花錢購買蠶寶寶和飼料。原本抗拒學習英文的孩子,願意為了將來能夠讀懂國外文獻,吸收更多昆蟲知識,而開始唸起ABC。台灣孩子普遍最缺乏的學習動機,竟被校田所啟發。
基本的農作活動,如照料作物、觀察生物、養護土地等,以及農耕期間會遇上的種種狀況,除了教會孩子知識,還教會孩子品格。
經歷農作欠收的挫折,他們鼓起勇氣重來一次;面對速效化學肥料的誘惑,他們懂得重視土地的價值而不是絕對的利益。選擇易生長作物栽種的惰性、作物豐收時的驕傲自滿、比較心態等人性的磨練,原來校田帶領學生修習的正是一門生命教育。
從小孩到家長,共學區域發展課
「孩子就是最有力的影響者。」執行長李應平說:「當孩子認同了,家長就會認同;而家長認同了,社區也就認同了。」孩子帶著校田裡的點滴故事回家,開啟了兩代甚至三代之間的話題,接送孩子的家長,也開始關心起校田裡作物的生長狀況,進而成為校田的共同守護者。
學校和社區內原有僵化的制度和觀念,隨著越來越多人了解、參與神農計劃,而漸漸鬆動。
友善耕作的概念,不僅逐漸改變家庭的飲食習慣,連結起地方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,學校與地方農業相互支持的能量,也匯聚成地方創生的動力,使家鄉認同不再是一句精神口號,而是真正藉由社區裡每一個角色的參與,自然激盪出屬於地方的特色。
神農計劃進行得緩慢卻扎實。從第一年種下第一株菜苗,到六年後運用累積所學和課後時間為師長準備出餅乾、烤布蕾等點心的下午茶謝師宴,孩子們喊著:「真想要慢一年畢業!」
他們以生命實踐、學習與這個社會不一樣的價值觀,不為求快速走捷徑,不為求利益耍手段,而輕忽了人與土地之間的親密關係。待他們長大成為具有影響力的人之後,或許就有勇氣做出不一樣的決定。
回想十年前,台灣好基金會初至池上,本地人總輕看自己生長的家鄉;十年後,池上之美連《紐約時報》都讚譽有加。
而今,我們在教育的土壤播下有機的種子,雖沒人能夠預測它將在什麼時候開花結果,但我們已經可以看見幼苗正逐漸茁壯,即便需要花上百年的時間,我們已經在打造台灣有機島的路上。